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
-----走进大梨树村学习毛丰美先进事迹有感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张满利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中华民族伟大振兴必须坚持的信仰与作风,这句话在告诫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以实干为工作出发点,切忌假大空的同时,也寄望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自我成长付出辛勤努力和汗水,真抓实干,只有实干梦想才能成真。
在辽宁凤城西南郊10公里处的大梨树村,那里没有优越的地理资源;那里八山半水一分田;那里曾经人均收入不足百元,却在村书记毛丰美的带领下,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了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点、4A级景区、中国美丽乡村。毛丰美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用自己一辈子的实干和坚守真正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成为了千万中华儿女实干兴邦的典范。
2016年6月21日,所党总支组织本所全体党员赴毛丰美工作生活的地方大梨树村实地参观学习,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有幸来到了这个毛丰美同志工作生活过的小山村,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毛丰美先进事迹精神和高尚情操。
到过大梨树村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就是“干”字无处不在。在大梨树村干字广场最高处,矗立着一个9.9米高的“干”字碑,广场四周是360个“干”字组成的围栏,毛丰美对“干”字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苦干,弯大腰、流大汗;实干,重规律、求实效;巧干,讲科学、闯市场。一个“干”字,生动反映了毛丰美30多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和一生的真实写照。
到过大梨树村的人,不得不为毛丰美带领村民以干为先,脚踏实地,积小胜为大胜,创造了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奇迹而感到震撼。1981年毛丰美当选为大梨树村党支部书记时,村民人均收入还不足百元,1989年他决心向荒山开战,带领党员、干部100多人上山,一干就是40天,一口气建成了500亩标准果园。在他的带领下,大梨树人拧成了一股绳,在10多年间,先后组织了大小会战近百场,出工10万多人次,治理了20多座荒山,修建了近百公里的环山作业道,建成2.6万亩果园,整治了70多条沟壑,开掘了年蓄水量40万立方米的人工运河,人均收入现达到2万多元,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伟大。
到过大梨树村的人,才深刻体会到村民对老书记是怎样的爱戴和敬仰,因为老书记他爱民至深、为民至诚,始终心系群众,干事最怕亏了群众,把人民群众能过上好日子作为终生最求,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热爱的这片土地和人民,为党赢得了民心,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
那么,在学习思考之余,也让我不禁想起水稻所创业之初我的前辈们,同样在距沈阳中心西南10公里处的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因为水稻事业、因为国家粮食安全,也凝聚了一个又一个的实干家。从1973年开始筹建,没有住房,23户职工租住在老乡家里,没有办公地点,白手起家,实验地旁临时搭建的作业室成为他们研究的指挥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他们创造了一个一个可喜的业绩,取得了一个一个新的突破,获得了一个一个成果奖励。
杂交粳稻创始人杨振玉先生首创北方杂交粳稻的先河,实现了杂交粳稻的三系配套, 1978年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81年恢复系C57和组合黎优57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并在之后的三年,在全国推广418万亩,增产稻谷1.07亿公斤。随后的几年,杂交粳稻的发展陷入了瓶颈区,但一个个探索的失败,没有磨灭杂交育种人向上的勇气和决心,伴随着恢复系C418的育成,为杂交粳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屉优418、辽优5218、3A/418等杂交组合享誉省内外。如今已经90岁高龄的杨振玉老先生依然奋斗在田间地头,依然为“但愿良种满天下,求得农民尽开颜”追求和梦想而奋斗。
以李玉福先生为代表的水稻所常规稻育种人,同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先后育成了辽开79、辽粳326、辽粳454、辽粳294、辽粳9号、辽星1号、辽粳212等优质常规品种,连续获得5个省政府一等奖的同时,牢牢占据着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的优势地位。
毛丰美常说,“我相信党的政策”“听党的话跟党走,准没错”。几十年来毛丰美同志始终对党保持着高度的忠诚,党的政策给了他信心、闯劲和拼劲,成为他的坚强后盾和指路明灯。从贩卖小米、土豆开始,到开宾馆、建市场,办企业搞乡村旅游,毛丰美带领大梨树迈出的每一步都紧跟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节拍。而水稻所的育种家也坚信,水稻籼粳亚种间的杂交优势不可替代,也正是从杂交粳稻的“籼粳架桥”研究开始,到以籼粳后代杂种优势利用的常规稻占领市场,从丰产规律研究到高产稳产创建,稻作人以实干为根本,在科技攻关的过程中,取得了国家、省部级奖励40多项的优异成绩,使辽宁水稻单产从137公斤提高到525公斤,在水稻品种8-9次更新的进程中,水稻所育种人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梨树和水稻所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鲜明注脚。
2016年,国家科学大会在间隔38年之后胜利召开,表明国家对科学的尊重、对创新的渴望,预示着在经历变革、徘徊、迷茫之后,科技的春天已经到来。作为年轻一代的科研人,我们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同时我们还要有战略耐性,在研发的道路上,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板凳不仅要做十年冷,有些人,一生寂寞!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不仅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头干,还要“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我们要积极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们交流与合作,参与各种学术讨论,从思想碰撞的火花中,感知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一名单位中层管理者,我们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塑造一代青年,在互联网时代里,青年的思想开放、自由,我们要加强引导和教育,使大多数人在追求同一个梦想过程中坚信坚持,也要允许一部人快乐的度过平凡的一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要牢记奋斗,创造价值是我们一代青年的责任与义务。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青年一代也必将肩负起创新发展的使命,全体稻作人也必将在毛丰美实干精神的感召下,发扬老一辈科研人的光荣与传统,弯下腰、求实效、讲科学,乘着科技创新政策的春风,坚持将成果印在大地上,奋勇向前,走向未来!